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详情]
有句老话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永远是春节最好的牵挂,回家尝尝妈妈准备的年味。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腊味大姐”张德玲,擅于腌制腊肉、腊肠、咸鱼等腊味,一年能卖出近万斤腊味咸货,一季收入80多万元,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详情]
马上要到春节了,不少市民都会选择外出游玩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果外出就餐碰到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详情]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南京市根治欠薪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南京市把根治欠薪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市妥善化解各级平台欠薪线索3.12万件。[详情]
口袋里有了闲钱,便开始关注投资,希望利用这部分闲置资金获得增值受益。那么,如果我认购了金额高达40万元的融资产品,结果连本带息只拿回来1.7万元。[详情]
记者今天(1月5日)从苏州市场监管部门获悉,日前,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昆山市诚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提升项目取得预期效果,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超40万元。[详情]
记者从无锡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为积极适应新的疫情防控要求,充分研判防护用品和民生用品需求激增的市场形势。[详情]
2022年度年报公示工作于2023年1月正式开始!今天(1月5日),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发出了相关提示。[详情]
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污染长江流域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生态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详情]
今天(1月5日),记者从无锡市水利部门获悉,三年来,无锡全市已高标准打造近800条美丽示范河湖,覆盖无锡各个板块。[详情]
明天(1月5日)我们迎来小寒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那么,小寒节气如何养生呢? [详情]
10年前,他婉拒了金融机构等单位的邀约,笃行在公安执法一线逐梦法治。如今的他,已成为南京市公安局法制专业人才。[详情]
进入兔年春节倒计时,江苏各地“兔”元素人气火旺。兔子花灯绽放光彩、兔年春联福字热销,各地喜气洋洋迎兔年。 [详情]
有人在群里讨论“某微信公众号送福利,下载APP帮刷电影票,就能兼职赚钱。”并有数人在群内附和称已经赚到了不少。李女士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做兼职赚点钱。[详情]
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作为最新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近期被广泛关注。但很多人对Paxlovid的认识仅限于“新冠特效药”这一称呼,Paxlovid是什么药物?[详情]
南京开始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通过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推动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式保障模式,转向社会互助共济保障模式。[详情]
继昨天(1月3日)有9位病人出院后,今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又有4位亚重症病人出院。 [详情]
很多网友也关心小伙的后续恢复情况,今天(1月4日)好消息传来,小伙子已经转到普通病房了。[详情]
最近,南京江北新区上线了一张神奇的“养老服务地图”,江北新区银发顾问服务模块嵌入养老地图,老年人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银发顾问的“一对一”专属服务。[详情]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详情]
连日来,江苏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抛出“绣球”,诚邀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加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详情]
明天(1月5日)我们将迎来"小寒"节气,但由于本周江苏天气开启"大回暖"模式,原本该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却恍若春天到来,市民们也将享受一段时间温暖和煦的好天气。 [详情]
近期,许多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阳过”的经历,有些人反馈说“阳了”以后感到牙疼。那么,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牙疼该怎么办?在这期间,如果发生口腔问题又该怎么办呢?[详情]
近日,军队人才网公布了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先面试后笔试岗位报考指南。[详情]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对他们的救助管理,是保障基本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详情]
冬季气温较低,是人体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也是宠物疾病高发期,感冒、呼吸道疾病、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时有发生。宠物医生提醒,随着气温的降低,猫猫狗狗的饲养也要根据季节变化做适当调整。[详情]
延期举行的2023国考将于1月7日至8日开考。考生可于1月3日0:00至1月8日15:00期间,登录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打印准考证。[详情]
隆冬时节,岁暮天寒,今天,记者在泗阳县花卉基地内看到,这里却是花团锦簇,一片生机盎然。临近年关,作为年宵花之一的蝴蝶兰也迎来了销售旺季。[详情]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应加强室内通风,在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区域和使用过物品的消毒。[详情]
随着兔年春节的临近,城市里的年味儿也浓了起来,相信电视机前的不少观众朋友已经出门开始置办年货了,大家都买了什么呢?一起去看看。[详情]
虽然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不断减弱,但很多人“中招”后还是会表现出各种的担心、焦虑和恐惧,特别是对于居家上网课的孩子。[详情]
最近这段时间,久违的烟火气重新回到了南京街头,很多部门也通过多种手段,促进消费,为中小型商家打造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详情]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作为收治重症患者的ICU,可以说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接下来,我们跟着镜头走进苏北人民医院的重症ICU,探访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详情]
记者今天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3日18时,在江苏省太仓市太仓火车站南侧2公里的施工现场,经过8个小时的连续浇筑,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首孔现浇简支梁浇筑完成。[详情]
“这是我离开祖国二十多年后首次回国办理证明,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接触,让我感到温暖和关怀。”[详情]
"阳康"后,一些市民有疑问,恢复多久后可以正常备孕?能不能长途旅行?怎样逐步恢复自己的体力?来听听医生的建议。[详情]
非标三、四轮车成本较低、驾驶方便,受人青睐,但不可否认,该类车辆在操作的安全性、制动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多数驾驶人未经过正规驾驶培训,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详情]
对许多人来说,今天是2023年的"开工第一天"。但有这样一群人,却始终昼夜不分地奋战在工作一线,他们就是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医护人员。[详情]
受秋播时间拉长等因素影响,入冬以来,江苏省小麦、油菜等苗情不平衡性加大,冻害、渍害等隐患较为突出。[详情]
记者今天(1月3日)从江苏省科技厅获悉,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日正式揭晓,江苏省共有14家企业入榜,排名全国首位,较上年度增加2家。[详情]
今天(1月3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2022年全省消费投诉和消费维权舆情分析,都有哪些槽点呢,一起来看看。[详情]
快递消毒问题也是大家十分关心的。最近,各大电商都在进行年货节的促销,大家也在春节前抓紧买买买。那么,大家在收取快递的过程中,要怎么消毒才安全呢?[详情]
春节脚步越来越近,年宵花市场逐渐升温,颜色鲜艳、造型别致的蝴蝶兰、杜鹃花、宝莲灯等开始成为花卉市场的主角,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开始选购了。和花卉市场一样红火的还有烟火气重新回归的商圈市集。[详情]
元旦假期期间天气总体阴沉沉的,假期过后好天气大举回归,这一周升温是主旋律,在本周末还将迎来“假阳春”,最高温冲到18度。不过,最近出行要注意雾和霾。[详情]
继蒙脱石散一夜脱销,另一款止泻药诺氟沙星也冲上热搜,不过专家特别提醒,18岁以下患者禁止服用,否则可能抑制生长发育,来看看。[详情]
连日来,江苏多所高校发布2023年保送生招生简章,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详情]
记者今天(1月3日)获悉,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部署,积极促进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利用,助力全省幸福河湖建设。[详情]
消毒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今天,记者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了解到,较为常见的紫外线消毒灯,如果使用不当,后果会很严重。[详情]
元旦假期,南京旅游市场吹起了复苏之风。南京市文旅局今天(1月3日)发布消息,元旦假期3天,南京市A级景区、乡村旅游和文博场馆接待游客总量达115.18万人次,达2022年元旦同期 73.88%,三天接待总量呈现递增趋势。[详情]
元旦假期过后,新年第一波新车上牌业务高峰也如期而至。记者从南京市江宁车管所了解到,为减少新车车主扎堆上牌等待时间,他们通过增加窗口人员、延长办理时间、提高业务办理速度等多种方式缓解高峰压力。[详情]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阳’了的患者越来越多。近期,许多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后,常常以为这是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往往忽略了某些眼科疾病也会导致头疼。[详情]
1月2日下午2点左右,扬州仪征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仪征市大仪镇路东村路东公墓有人落水。接警后仪征市119指挥中心立即调派陈集专职消防救援力量前往现场进行救援。[详情]
今天(1月3日)上午,由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江苏省宿迁市北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通车运营。 [详情]
今天(1月3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发布通报,近日淮海路警务站接到市民任女士紧急求助,家里面的老人突发疾病,已经拨过急救电话,但老人已经近乎昏迷,失去意识。[详情]
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在近期释放的多重政策利好之下,元旦旅游市场快速回暖,机票、酒店较2020年元旦假期实现“量价齐升”。 [详情]
江苏省消保委今天(1月3日)发布了2022年全省消费投诉和消费维权舆情分析,结果显示,去年全年全省消保委系统共计受理维权投诉278827件。[详情]
面对疫情,医疗机构是"保健康、防重症"的第一道防线。元旦期间,江苏各地各级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详情]
据江苏省商务厅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和初步统计,节日期间(12月31日至1月2日),全省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约29.17亿元,同比下降4.7%。[详情]
截至今天(1月2日)下午,2023年元旦档全国票房已突破5亿元,其中江苏超过4000万元。今年的元旦档哪几部电影最叫座,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又有哪些好看的电影值得期待?[详情]
今天(1月2日)是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各地各交通枢纽迎来返程客流小高峰,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市民安全有序出行。[详情]
元旦佳节、辞旧迎新,在扬州市各大医院的产房里也一片喜气洋洋。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个元旦宝宝的出生给2023年带来了新的希望![详情]
元旦假期过后,预计南京全市范围将迎来机动车新车上牌高峰。为了让广大车友安心又便捷地办理新车上牌手续,南京车管所呼吁“错峰办、就近办”![详情]
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集中场所,当前还处于严格的封闭管理状态。为保证养老助餐“刚需”服务不缺位,有爱心人士为南京江宁的几家养老院送去了三万斤蔬菜。[详情]
很多人购买新手机曾经遇到这样的烦恼,手机里面预先安装了很多APP,不管你需不需要使用,都无法将其卸载。不仅占用一大块手机内存,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手机使用体验。[详情]
今天是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公路、铁路、自驾方面的客流量如何?来看详细报道。[详情]
下面这条消息天文爱好者们要注意了。记者从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本月的"天象剧场"可谓是大片云集。而新年第一场流星雨也将在本周精彩上演,快准备好许愿吧![详情]
每到节假日,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休息、放弃和家人团圆,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着……他们的付出和担当,值得我们尊敬。[详情]
这个元旦假期你去哪儿玩了呢?不少旅游景点在假期都推出了特色的游玩项目,一些热门景区趁着新年伊始,还解锁了新的区域,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详情]
为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江苏各家医疗机构多措并举确保急诊生命通道畅通。1月1日,记者走进江苏省中医院医院的急诊科,探访医务人员争分夺秒为救治患者的场景。[详情]
这个元旦假期,您有没有外出逛吃呢?随着客流逐步回升,餐饮行业加快回暖,不少餐厅排队等位的热闹场景重现,就餐人数还突破了历史记录,烟火气回来了。今天(1月2日)是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不少市民赶着假期的尾巴外出聚会就餐。[详情]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天(1月1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境内丰山隧道施工现场,随着破碎锤开始洞口开挖作业。[详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置办年货已成为家家户户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热带水果和进口水果的销售旺季。 [详情]
2023年元旦档票房(含预售)已经破3亿,今年的元旦档加上很快就要到来的新春档,都有哪些好看的电影上映呢?[详情]
迈入2023年,暖的格局将暂时延续,预计1月6日左右江苏将迎来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届时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在4-6℃。[详情]
今天(1月1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境内丰山隧道施工现场,随着破碎锤开始洞口开挖作业,标志着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最长隧道开始施工,该隧道也是安徽段首座进洞开挖支护施工作业的隧道。[详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置办年货已成为家家户户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热带水果和进口水果的销售旺季。 [详情]
离兔年春节还有二十天,南京人过年都喜爱的是夫子庙“逛花灯”和“吃元宵”,夫子庙西牌坊前的“老太叠元宵”只要出摊,就会排成长队,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详情]
新年新征途,新声新时代。今天(1月1号),江苏新闻广播苏北地区频点FM91.2正式启用,苏北五市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徐州实现统一频点,同频共振。[详情]
今天(1月1日)是新年第一天,又是元旦假期,出行的人多了不少,全省高速公路迎来一波小高峰,铁路方面旅客量相对平稳。[详情]
自2023年1月1日起,江苏调整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取消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液体疫苗)的使用,对适龄儿童实行4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方案。[详情]